大雅寶胡同甲2號,說不完的,吃喝玩樂的故事
齊白石與李可染合影(攝影:黃永玉)
1951年,董希文在大雅寶期間創(chuàng)作油畫《抗美援朝》
1957年萬曼與宋懷桂在大雅寶胡同居所留影
黃永玉在大雅寶工作室中刻木刻
1949年,李小可和董沙貝(攝影:董希文)
1953年,28歲的黃永玉從香港回到北京,在表叔沈從文家住了一陣,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就給他安排了住處——大雅寶胡同甲2號。在那里,黃永玉住了十年左右,遇到了李可染夫婦、張仃夫婦、李苦禪夫婦、董希文夫婦等眾多藝術(shù)家,還有二三十個“小嘍啰”——藝術(shù)家的孩子們。李可染去世后,黃永玉專門寫過一篇《大雅寶胡同甲2號安魂祭》。
日前,李可染藝術(shù)基金會舉辦“大雅寶胡同甲2號——二十世紀中國美術(shù)的傳奇”展覽,以藝術(shù)家的代表作品,生活、交往、藝術(shù)往事文獻資料為內(nèi)容,呈現(xiàn)了一個讓人稱奇、中國童話式美好的“大雅寶胡同甲2號”。在那里,一群與中國命運緊緊相連的藝術(shù)家,他們雖然有著各不相同的性格和研究方向,但每一個人都用自己風(fēng)華正茂的生命鑄造藝術(shù)傳奇。
從上世紀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雅寶胡同甲2號的三進院子,20多間房子與中央美院的淵源超過40年,大雅寶胡同的人物,涵蓋了中央美院學(xué)科建制的各個門類,包括國、油、版、雕、史甚至是工藝美術(shù)。這里不僅是一個美院的宿舍,更是一個藝術(shù)圈、文化圈。它所建構(gòu)出的小生態(tài)正是一處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shù)史演進的“歷史的現(xiàn)場”。北京畫院副院長、美術(shù)史研究者吳洪亮認為,大雅寶胡同甲2號的藝術(shù)家們代表了20世紀中期中國藝術(shù)的主流樣貌。他們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形成在一個轉(zhuǎn)折的時代,這其中有自我的追求,更有時代的要求,有主動的探索也有被動的塑造,但他們在通變中求變通,這是某種態(tài)度,更是對藝術(shù)執(zhí)著的愛。
“這里曾是藝術(shù)群星會聚之地,令20世紀美術(shù)史熠熠生輝的不少藝術(shù)杰作就誕生在這個大四合院之中?!痹u論家李松認為,“提及那時的大雅寶胡同甲2號,也就掀開了現(xiàn)代中國美術(shù)史的一角?!?/p>
當年的藝術(shù)大家多已故去,當年的“小嘍啰”們也已年過古??;可如今,大雅寶胡同甲2號里那些大咖們吃喝玩樂的趣事,仍在“大雅寶人”之中流轉(zhuǎn),就如同李可染之子、李可染藝術(shù)基金會理事長李小可說的:“大雅寶是永遠說不完的故事”。
小灶真香,饞得直流口水
說不完的故事里,讓李小可印象深刻的是黃永玉家爐子上的豬肘子燉白菜:“是清燉,肘子完整,白菜是整顆的,豎著用刀切成四長條……現(xiàn)在知道這是廣東做法,但在當時實在稀奇,我常常趴在窗外,隔著玻璃,看著煤火上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的砂鍋內(nèi)白色的濃湯和軟軟的肘子,饞得直流口水。”
張仃之子張郎郎的回憶中,也有黃永玉和吃喝的“故事”:“黃叔叔在李可染伯伯家的窗戶下,搭起了一個葡萄架,還真的種上了一棵葡萄藤。據(jù)說,黃叔叔在吃完野貓以后,就把它們的遺骸在這里就地埋葬了,這樣葡萄就長得特好?!边@個故事有點可怕。他還記得,黃永玉為了讓全院子的小孩兒都能嘗到中秋的葡萄,就把紫紅色的玫瑰香和碧綠的馬奶子都用細細的紅線綁在葡萄架上——這些葡萄是他自己買的。董希文之女董一沙說,黃永玉的出現(xiàn)“帶來了很多新東西,在他那里似乎一切都可能變得很有趣,他讓生活在東城根兒的人們見識了另一種方式和態(tài)度”。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雅寶胡同甲2號院內(nèi)充滿了溫馨與歡樂。那個時期,許多社會名人和藝術(shù)家經(jīng)常到訪那里,有齊白石、吳作人、蕭淑芳、吳祖光、新鳳霞、黃胄、黃苗子、郁風(fēng)、沈從文、華君武、趙丹、黃宗英,郭沫若和于立群夫婦也去過一次。據(jù)常濬的子女回憶,郭沫若、于立群辭別李可染夫婦時,正巧是中午時分,院內(nèi)各家忙于做午飯,滿院飄散著飯菜香氣。郭沫若高興地走到他家門前與父親和母親交談起來,臨別時風(fēng)趣地說:“你們的小灶真香!”
管住淘氣包,就可以管住“全團土匪”
說起“小嘍啰”們,董一沙記得“小孩兒們常常從前跑到后,不經(jīng)人請就隨便進入別人家玩兒”。據(jù)說那時捉蟋蟀是大雅寶的群眾活動,幾乎每家都參與,因此蛐蛐齊鳴也是大雅寶的一景?!吧池愂侵彤嫾叶N牡拇髢鹤?,和我年齡相仿,所以我們是最好的朋友。那時日壇公園外叫豁子,有許多窯坑,坑里的水清澈見底,里面游著各種小魚和蟲子,對我們來說簡直是神秘?zé)o限的仙境,我和沙貝常常去那里釣魚玩耍。最有意思的是每到秋天,天一黑我們就帶上手電筒和用祙子做的裝蛐蛐的設(shè)備,還有各種罩子(扣蛐蛐用的),全副武裝地到建國門外的城墻下捉蛐蛐。如果能捉到長相俊秀、叫聲響亮又能戰(zhàn)斗的‘紅頭王’‘黑頭’‘推土機’等,那就是最幸福的事兒了。為了改善蛐蛐的生活環(huán)境,沙貝在一個大缸里用泥塑出無數(shù)小洞,給每只蛐蛐造一個家。黃叔叔有個講究的澄漿缸,里面永遠有一只來歷不明的‘大王’,不知是朋友送的還是哪個孩子‘上貢’的,‘大王’是我們夢想的挑戰(zhàn)對象?!崩钚】苫貞?。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李可染可以時常征詢董希文對自己作品的看法,黃永玉能夠和李可染一起拜訪齊白石,董希文能夠和王朝聞討論油畫民族化的問題,大院里的人也可以看李苦禪耍大刀,聽李可染拉二胡,聽黃永玉彈手風(fēng)琴,聽常濬、鄒佩珠唱京戲……張郎郎回憶,鄒佩珠喜歡反串須生,她拿手的是《搜孤救孤》;常濬先生唱的是《碰碑》;他還記得黃永玉說起過聽李苦禪伯伯唱《夜奔》。
上世紀50年代,因為大雅寶的這個院子,李可染有機會與一些國際藝術(shù)家交流,如住在大雅寶院子里、后來成為捷克抽象藝術(shù)大家的貝亞杰,保加利亞的萬曼,捷克著名藝術(shù)家海茨拉爾,還有當時民主德國的藝術(shù)大家海勒。但李小可心中的英雄,卻是李苦禪的小舅子——“他是個英俊的專業(yè)足球運動員,男孩子們都懷著敬仰的心,聽著他用無比自信的山東普通話講如何守門、帶球,我們都會嚴格按照他的要求訓(xùn)練,以至于因為我天天對著院外的東墻一刻不停地練習(xí)踢球,讓屋主老奶奶幾乎心臟病發(fā)作而找母親告狀”。
“大雅寶人”沒有血緣關(guān)系,卻充滿親情;中秋節(jié),除了黃永玉“偽裝”的葡萄大餐,還有各家的拿手菜,以及從樹上摘下的棗、石榴;假日里,黃永玉還會組織“小嘍啰”們打著用手絹做的旗子去游園——“那年月去一趟動物園簡直如同逛一趟月球一樣,機會非常難得。黃永玉命每人自備干糧,外帶一軍用水壺的涼白開。我們一到動物園見到動物們,大伙兒都樂開了花,如同撒豆子一般跑開,黃先生厲聲命令:‘全體集合!排成一隊,向右看齊!不許亂跑!告訴你們,這里有的鳥專啄小孩眼珠子當豆吃!有的獸隔籠子也能抓你手當豬蹄吃!從現(xiàn)在起,你們要跟著大雅寶兒童團的旗子走!’原來他帶了一個竹竿兒,上頭用個大手絹拴倆角兒,就算是團旗了。他特意把團旗授予我。這樣,他只要管住我這個淘氣包,就可以管住‘全團土匪’啦!事后我才知道,他授旗給我是別有用心的,因為他事先規(guī)定不到中午聚餐時間誰也不許吃東西,但他發(fā)現(xiàn)我總是在偷偷吃東西,于是他才用這神圣的旗桿占住了我的雙手,不可能偷吃了。這是我長大以后,他才親自向我‘泄密’的?!薄獊碜岳羁喽U之子李燕的回憶。
而最精彩的,是慣使大刀的李苦禪的“表演”。黃永玉曾對此有過生動地描寫,這一段則來自張郎郎的文章:
我們院兒里的教授們似乎都比較靦腆,在院子里還偶爾露兩手,美院歷年晚會上沒怎么見過他們的身影。
只有李苦禪先生因為功夫一直沒撂下,老是有機會演出。我們這些小孩看的機會就多了,他老人家演金錢豹那會兒,還威風(fēng)凜凜的呢。到后來,有一次春節(jié)除夕晚會壓軸的節(jié)目是李苦禪先生的京劇《黃鶴樓》,他老人家扮演趙子龍。我記得他過去是唱銅錘的,這會兒怎么來個大靠武生?不過我是個京劇外行,也就是看個熱鬧吧。
據(jù)說那天齊白石老先生也到場觀看,我們院兒兩個姓李的教授都是他的入門弟子。他喜歡苦禪伯伯的豪氣沖天,也喜歡可染伯伯的含蓄內(nèi)斂,今兒就是來看苦禪伯伯的演出。
好家伙,那天李苦禪先生扎上了全套大靠,白盔白甲,英氣逼人。等急急風(fēng)響起,趙子龍碎步緊捯,一圈圈兒地過場,噔不楞噔倉!亮相!他老人家是高底粉靴外加全套重靠,這會兒已經(jīng)讓他七葷八素、上氣不接下氣了。定相之后,該朗聲報名了。他就用京劇道白喊道:?。“?!常,常,常,?!蜎]有下文了!
齊老先生第一個哈哈大笑,然后學(xué)生、老師及我們這些孩子們?nèi)w前仰后合,有的孩子捂住肚子打滾??喽U伯伯的戲至少起到了師生同樂的目的,我們皆大歡喜。
那時候許多晚會結(jié)束的時候,我們都是大人孩子一路走回大雅寶。夜深人靜,我們前呼后擁,從校尉營穿過煤渣胡同,在月光下,話語輕輕笑聲高。走在路上,李可染伯伯還比畫著剛才他的師兄苦禪伯伯拉開架子唱的那句膾炙人口的臺詞:?。“?!常,常,常,?!叩绞卜辉汉趦旱臅r候,苦禪伯伯正說著:“幸虧沒演出《武松打虎》,真要演那個戲,就變成老虎吃武松了。哈哈!”
這些往事,在以后,“大雅寶人”每次開春節(jié)晚會的時候都會自然想起,尤其是李苦禪扮演趙子龍的那句臺詞;張郎郎說,想起當年的情景,每個人都會止不住地哈哈大笑起來,漸漸笑出了淚花,似乎在昨天,似乎在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