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里去?》——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的這幅曠世名作拋出人類終極的哲學問題,這一直也是音樂家思索創(chuàng)作的主題。6月18日,嬌子音樂廳,四川交響樂團2016音樂季NO.4《溯源何去》音樂會將再次叩問這一永恒的主題。樂團首席指揮司馬鍵楠昨日向記者透露,作為音樂會的一大亮點,樂團將演奏捷克新音樂之父斯美塔那的不朽名作、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第二樂章《沃爾塔瓦河》,但這一次,樂團演奏時,四川玫影女子合唱團將帶來合唱版“沃爾塔瓦河”。專業(yè)交響樂團與群眾業(yè)余合唱團合作,在業(yè)內(nèi)鮮見,合唱版本的《沃爾塔瓦河》也是第一次在成都舞臺上唱響,夢境一樣的旋律,純美的歌聲流淌,你似乎看得到沃爾塔瓦河面上閃爍的細碎陽光……
音樂會之前
先舉行免費賞析講座
11日晚,四川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司馬鍵楠在東郊記憶音樂之家?guī)砹司实摹端菰春稳ァ芬魳窌钨p析。這一免費講座受到了現(xiàn)場愛樂人的熱捧。音樂會演奏的三首曲目分別是斯美塔那《沃爾塔瓦河》、李斯特《降E大調(diào)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柴可夫斯基《b小調(diào)第六交響曲(悲愴)》。司馬指揮的賞析深入淺出,讓不少初入門的愛好者聽得津津有味。《沃爾塔瓦河》中,斯美塔那以深厚的感情注入母親河的詠唱,從源頭奔向遠方;鋼琴之王李斯特為完成一部垂世不朽鋼琴協(xié)奏曲的夢想,以19年光陰和心血鑄就《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柴科夫斯基以《悲愴》無比豐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為我們展現(xiàn)生命的無?!菰春稳サ乃伎己?,音樂讓我們回歸內(nèi)心深處。
說到《b小調(diào)第六交響曲》,司馬動情地說,國內(nèi)的觀眾親切地稱柴可夫斯基為老柴,《b小調(diào)第六交響曲》(簡稱柴六)是老柴創(chuàng)作的最后一部生前演出過的音樂作品,又名“悲愴”交響曲。作者在指揮首演9天后過世,全曲共分為4個樂章。關(guān)于這部作品,對老柴死因的揣測幾乎要超越作品本身,究竟是自殺還是意外的討論綿延不斷百余年,人們試圖從他離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柴六》里找到蛛絲馬跡。老柴那頗具傳奇性色彩的離世給這部作品披上了神秘的面紗,也許這正是這部交響樂所呈現(xiàn)出的獨特氣息吧。
與業(yè)余合唱團合作
演奏家期待碰出火花
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四川交響樂團曾多次演奏,但這一次音樂會為什么會與群眾合唱團合作?司馬指揮說,“把《沃爾塔瓦河》用中文演唱出來,對很多喜愛這首曲子的觀眾來說,非常新鮮,就連我們演奏家也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與期待。西方的音樂與中文的合唱,是一次很好的嫁接,有碰撞就會有火花,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和感受?!?/p>
記者了解到,在業(yè)內(nèi),不少專業(yè)樂團一向有些排斥與業(yè)余合唱團的合作,因為業(yè)余歌唱團體成員水平參差不齊,很難磨合。不過司馬本人既是四川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也是玫影合唱團的藝術(shù)總監(jiān),他認為玫影的機制雖然“業(yè)余”,但水平很“專業(yè)”。合唱團在歌曲的內(nèi)容與情感的理解表達、聲部訓練與配合上,都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拔蚁嘈沤豁憳穲F與她們的合作,會成為專業(yè)樂團與業(yè)余合唱團成功合作的范本?!?/p>
改編銜接都恰到好處
動聽的人聲讓音樂更豐滿
11日晚,司馬賞析《沃爾塔瓦河》時,說到作曲家斯美塔那在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時已經(jīng)失聰,而祖國的山水風物、文化歷史已在斯美塔那心中源遠流長,月下清幽,或波瀾壯闊,呼之欲出。玫影的幾位團員也現(xiàn)場示范,給大家上了生動一課?!霸谖业淖鎳ㄏC讈喨荷街?有兩條美麗清泉奔流悠長/一條溫和一條清涼匯流成河/沃爾塔瓦河浪花濺嘩嘩地響/緬懷城堡光榮歷史傾聽它歌唱/勇敢獵人號角聲聲驅(qū)散那霧障/浪花拍兩岸,濤聲響徹四方/浩浩蕩蕩奔向莊嚴布拉格城/沃爾塔瓦河,你匯合了易北河更加輝煌/你奔騰流向前方,更加壯麗輝煌?!痹诿烂畹母杪曋?,大家靜靜地感受到,沃爾塔瓦河,是波希米亞的,是斯美塔那的,也是從心靈流淌到心靈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在經(jīng)歷過離亂、苦難之后,一定在沃爾塔瓦河日夜不息的流水里,在陽光的河面上,在河岸的青草間,感覺到了太多。
司馬說:“我相信很多人是第一次聽到合唱版本的《沃爾塔瓦河》,有人還會擔心合唱的進入,會顯得突兀。抱有這樣想法的人,到現(xiàn)場聆聽后一定會打消顧慮。我們的改編、銜接都恰到好處,川交與合唱團員們排練時也很默契。合唱團員這段時間也在加緊排練,熟悉樂曲,掌握與樂團的銜接部分。18日與四川交響樂團的演出,大家會聽到更豐滿更自如的音樂形象,因為人聲是很美很動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