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敢諷刺,而是不會諷刺
在第四屆“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藝作品征集活動中,曲藝工作者稱當下的問題——
不是不敢諷刺,而是不會諷刺
李菁、王磊演出數(shù)來寶《文明猴兒》
相聲是諷刺的藝術,因而觀眾對于目前一些相聲要么歌功頌德、要么講雞毛蒜皮十分不滿意。在第四屆“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藝作品征集活動中涌現(xiàn)了不少諷刺類的優(yōu)秀之作,例如一等作品數(shù)來寶《文明猴兒》,精彩地描述了“假的也當真的聽,假戲真做見真功”的詳細過程,用幽默調(diào)侃的語言道出了一些機關工作人員的種種麻木不仁,諷刺挖苦了弄虛作假、自欺欺人的惡劣作風。5月23日,在安徽合肥舉辦的廉政文化傳播與建設創(chuàng)新暨“包公杯”經(jīng)驗與啟示研討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耿波引用了著名曲藝理論家薛寶琨的一句話“與其說是不敢諷刺,不如說是不會諷刺”,切中了時下諷刺類曲藝作品的毛病。
獲得這次“包公杯”一等作品的另一部作品是相聲《糊涂圈兒》,作者孫晨曾經(jīng)獲得過兩次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可以說他高產(chǎn)而且是個老得獎戶,可是他參加第一、二屆“包公杯”的作品征集時,卻連優(yōu)秀作品名單都沒上?!斑@是為什么?”孫晨不止一次追問自己,他自問長期搞廉政作品創(chuàng)作,也得過不少這方面的獎,創(chuàng)作的資源和經(jīng)驗是不缺乏的。他仔細閱讀了前兩屆的獲獎作品,認真地找差距。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品在諷刺上用力過猛,“把腐敗分子原始的丑態(tài)放大了,把滑稽和丑陋當成了思想,而不是提煉提升去做進一步的深度思考”。在調(diào)整了創(chuàng)作方法后,他新創(chuàng)作的《糊涂圈兒》獲獎了。他談到創(chuàng)作體會時說,“一開始的創(chuàng)作往往習慣在‘大’上面做文章,可這樣往往就會把作品寫空了,我認為躲開一些大家能看到的‘大’,去找一些小的切入點,繞到事件的背后去結(jié)構(gòu)作品,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作者多一層思考,作品就會上一個層次?!睂O晨的說法在耿波對小劇場相聲的調(diào)查中得到了印證。
耿波在小劇場相聲的調(diào)查中看到,很多小劇場相聲捕捉到當前社會上的矛盾點,然后把它丑化、惡心化??墒钱斔稍L看完相聲的觀眾,問他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觀眾們卻說,就是好玩、解氣。這些回答,引起了他的深思:曲藝要諷刺,可是諷刺沒有那么簡單。他強調(diào):“不要讓曲藝成了一群別有用心的人謀取私利的工具?!鼻嗄晗嗦曆輪T苗阜深有同感,他回想以前在小劇場說相聲時,自己曾經(jīng)一味迎合觀眾,就為了好玩,“把票賣出去了再說”。他認為,那是自己社會承擔力不足的表現(xiàn)?!吧鐣L氣不好,文藝工作者是有責任的。”前不久,在西安青曲社的粉絲會上,他們就放棄了網(wǎng)絡段子,而是用傳統(tǒng)的相聲劇形式,發(fā)現(xiàn)觀眾接受得很好。這說明觀眾是可以引導的。苗阜說:“西安青曲社小劇場相聲越來越規(guī)范,這是正路,不叫‘招安’,也沒有‘招安’,而是我們的家國意識提升上來了?!彼?,這次他主動請纓,想表演《糊涂圈兒》。他與王聲看了很多評委在改稿會上提的建議,他們會在尊重孫晨作品深度的前提上,加上他與王聲講相聲的方式,說出真趣真樂真感受,把這部作品講好,并傳播開來。
第四屆“包公杯”從2015年5月15日啟動以來,共收到稿件1141篇,涵蓋了81個曲藝種類,除了以往來稿數(shù)量較多的相聲、小品、鼓曲、唱曲、快板書、評書、山東快書之外,還涌現(xiàn)了一些不多見的地方曲種,如柞水漁鼓、宜城蘭花筒、粵語白欖、薌曲說唱等。投稿者除了專業(yè)作者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民間的曲藝工作者,尤其是活躍在北京、天津、西安、南京、成都等地的曲藝小劇場的年輕創(chuàng)演人員。中國曲協(xié)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董耀鵬說,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反腐倡廉題材在文化市場中有極強的吸引力,證明了“包公杯”的影響力更加深遠。參加征集評選工作的曲藝家陳亦兵說,在評選時,看到這么多作品蜂擁而來,從這些作品中,他看到的是創(chuàng)作者對黨和國家的熱愛,看到的是朗朗乾坤的一股清風。他想起1977年,中國曲協(xié)的老主席陶鈍說的話:打倒“四人幫”有那么多的政治笑活,給了我們曲藝工作者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挑戰(zhàn)。只要我們一說點什么,老百姓就笑就鼓掌。陳亦兵說,現(xiàn)在對于一些面臨著創(chuàng)作瓶頸的創(chuàng)作者來說,脫離生活就喪失了創(chuàng)作的源泉,“包公杯”給大家打開了創(chuàng)作的思路。
耿波在談到諷刺類相聲創(chuàng)作時,提到了好幾個老相聲,如《似曾相識的人》《連升三級》《珍珠翡翠白玉湯》。他提出一個觀點:寫反腐題材曲藝作品時,如果只從黨章或法律角度來解讀貪官的貪,那么這樣的作品可能不會有觀眾愿意看。過去這類題材的優(yōu)秀作品,大多是從人情世故的角度來解讀,寫出一個活生生的貪官,貪官之貪既生于人情世故,也敗壞了人情世故。中國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秘書長張增田更是給創(chuàng)作者們提供了新的思路。他研究了香港關于廉政的60多條公益廣告后發(fā)現(xiàn),這些廣告訴求最多的是呼吁普通民眾要敢于舉報,反腐是所有人的責任。他建議,面對不同的觀眾,曲藝可以有不同方式的宣傳。
相關鏈接
第四屆“包公杯”反腐倡廉優(yōu)秀曲藝作品合肥展演
5月24日,第四屆“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藝作品征集活動優(yōu)秀作品展演在合肥大劇院演出,這一臺由中國曲協(xié)、中共合肥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合肥市監(jiān)察局主辦的演出集合了這屆“包公杯”的一等作品和部分二等、三等作品。陳曉光、王賓宜、吳存榮、閻群立、董耀鵬、李猛等有關領導觀看了演出。
這一臺新鮮出爐的作品是第一次與觀眾見面,可是效果卻很不平常,既讓觀眾樂又讓觀眾哭。一出《寇準還鄉(xiāng)》的二人轉(zhuǎn),由二人轉(zhuǎn)藝術家閆淑平、佟長江演出。演員在多個角色中自如跳入跳出也博得臺下觀眾的由衷贊嘆。苗阜和王聲演出的相聲《糊涂圈兒》描摹了一個揣著明白“妝”糊涂的貪官形象。李菁和王磊演出的數(shù)來寶《文明猴兒》,李偉建、武賓表演的《還曰嗎》,引來大家會心一笑。小品《幸運精靈》因融合了時下的穿越和動漫元素而讓人耳目一新。此外,展現(xiàn)合肥廉政文化的歌曲《清官謠》、京歌《包公頌》、歌舞《做人》《六尺巷》《忠誠》也陸續(xù)登場。演出由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張杰蘭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