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梅葆玖:貴妃轉(zhuǎn)身成絕響人間再無梅先生
追憶大師梅葆玖:貴妃轉(zhuǎn)身成絕響 人間再無梅先生

梅葆玖(資料圖)
貴妃一醉不再醒,虞姬一別永隔世……2016年4月25日11時許,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梅葆玖先生在京逝世,享年82歲。10歲開始學藝,13歲登臺初試啼聲,18歲起與父親梅蘭芳同臺演出……在世人眼里,梅葆玖從父輩手中接過并扛起梅派京劇這面百年大旗。但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是晚輩心中“低調(diào)謙遜平易近人”的九爺,是朋友眼中“會說英語愛吃牛排”的時尚老頭,他更是豪言“用新戲為人生畫上句號”的創(chuàng)新傳人。
創(chuàng)新傳人:用新戲為人生畫句號
作為梅派藝術(shù)傳承人,梅葆玖將《霸王別姬》《貴妃醉酒》《御碑亭》《穆桂英掛帥》等許多經(jīng)典曲目很好地傳承并發(fā)揚光大,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移步可以換形,但要把握住根,那就是京劇的本體?!眹揖﹦≡喝龍F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張建國認為,梅葆玖先生對旦角藝術(shù)的傳承是其最大的貢獻,“他對傳承的要求特別高,自己做的也很到位。原汁原味繼承了梅蘭芳的戲,還帶出了很多徒弟?!睆埥▏貞?,梅葆玖在今年兩會上還特別強調(diào),“傳承是基礎,是京劇界的當務之急,只有在傳承當中,才會自然而然地碰撞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p>
除了傳承梅派藝術(shù),梅葆玖更是把京劇藝術(shù)的創(chuàng)新放在重要位置。今年3月,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軍曾赴梅府拜訪,他清晰地記得,梅葆玖從父親梅蘭芳將二胡帶進京劇談起,歷數(shù)京劇的創(chuàng)新之路?!八份峋粒┱f京劇走到今天,成功的經(jīng)驗就是‘創(chuàng)新’二字,當年,梅蘭芳就是創(chuàng)新的標桿。梅蘭芳將創(chuàng)新精神一直延續(xù)到他最后排演的《穆桂英掛帥》,我也要留下一部《大唐貴妃》,為我的舞臺表演畫上句號?!?/p>
李軍回憶,2003年大型交響京劇《大唐貴妃》首演,時隔十三年,梅葆玖一直操持著青春版的復排工作,并打算在今年11月上演。“把這么一臺大戲,以交響史詩的全新面貌搬到舞臺上,很不容易?!睋?jù)李軍介紹,《大唐貴妃》最大的創(chuàng)新是把貴妃醉酒、太真外傳、華清池、馬嵬坡等單獨的小折子串成一部大戲,氣勢宏偉。這背后,梅葆玖不僅要重新寫劇本,還要設計全新的服裝、造型、舞美,“單單是華清池就要搭建成兩層樓那么高”。
在唱腔上,梅葆玖也作出了全新嘗試,“主題曲《梨花頌》‘梨花開,春帶雨’的唱段就融入了很多流行元素”。此外,梅葆玖還告訴李軍,他還計劃年底將《大唐貴妃》拍成戲曲電影,“他會進錄音棚里親自唱,但至于表演,他說要把機會留給年輕人,‘我年紀大了上妝不一定好看?!?/p>
在對京劇藝術(shù)的創(chuàng)新性上,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也受到過梅葆玖先生的肯定與鼓勵。史依弘回憶說,前幾年,她有一次表演程派經(jīng)典劇目《鎖麟囊》時正巧遇到了梅先生,她想不到梅先生會對她說,“史依弘,我知道你《鎖麟囊》唱得很好,我很高興?!薄懊废壬娴姆浅9膭詈椭С治胰W習別的京劇藝術(shù)流派,豐富自己的藝術(shù)造詣,他認為這都是好事兒,多唱多學都是好的。”史依弘感動地說。
在今年兩會上,梅葆玖先生的一次發(fā)言也令史依弘印象深刻,“他準備了很長的稿子,都是手寫的,整個發(fā)言長達十多分鐘,講的就是他父親梅蘭芳在藝術(shù)道路上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當時在座的政協(xié)委員聽后都非常受啟發(fā)。”
貼心“九爺”:溫和灑脫,低調(diào)謙遜
“梅葆玖先生為人非常和善,每次見到他,總是笑呵呵的”,京劇藝術(shù)家李維康認為,“梅先生是‘溫良恭儉讓’的代表,我一直非常敬重他的為人。”
梅葆玖在家排行第九,許多晚輩都親切地稱他為“九爺”,而作為與梅家有著100多年世交的譚派代表譚孝曾,則喚他“九叔”。譚孝曾口中的“九叔”特別會照顧人,也很注重生活的細節(jié)。在今年兩會間隙,知道譚孝曾平時晚上有小酌幾杯的習慣,梅老爺子特地拿著塑料袋到賓館的超市里給他買了兩瓶二鍋頭,讓譚孝曾“真的感覺特別貼心”。
史依弘和梅葆玖先生有著濃厚的師生情誼,談到梅老爺子,她用“非常溫和,非常灑脫,為人寬厚,不計名利”等詞來形容,“他非常謙和,一直都把我們這些晚輩當朋友對待,做任何事情都是抱著跟我們商量的態(tài)度。這種性格也是梅蘭芳大師身上所具有的,他之所以能受這么多人的尊敬和愛護,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
“平易近人,梅葆玖老師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角兒,他對劇團里地位不高的龍?zhí)籽輪T也很關(guān)心照顧,對我們這些晚輩更是關(guān)愛有加?!崩钴娀貞浾f,自己早年在上海開了一個小工作室,里面有可以容納200人的小劇場,開業(yè)時特別想請梅老師來看看,沒想到梅老師很快就答應了,“大熱天,他穿著小單褂就來了,看完還給我們支招,告訴我們工作室如何辦好,什么樣的表演能更貼近百姓”,李軍至今記得,那天,他們一坐就是一個下午加一個晚上,老爺子跟大家一起邊吃盒飯邊聊天,“這種平易讓人感覺特別親切?!?/p>
演員王剛也認為,梅葆玖先生在為人上稱得上是“謙遜、低調(diào)”的大家風范。他回想起多年前兩人曾在機場有過一次照面,“過安檢時他正好排在我前面。他身邊沒有工作人員或者助理跟著,我就見他一個人忙著整理行裝。我上前去幫助他,說‘就您自己啊’,他帶著笑說‘是的,是的’。他那時都70多歲了,我還記得安檢人員對他的態(tài)度還有點冷漠。我就對安檢人員說,你們知道嗎,這是梅葆玖先生啊。”
在王剛的記憶里,不管是在旅途中還是在演出后臺,每次見到梅葆玖先生,他永遠是西服革履穿得整整齊齊,永遠是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王剛感嘆,“這不僅是他對自己形象的愛護,更重要的是他對周遭所有人的一種尊重。我們從事藝術(shù)工作的人都應該向他學習?!?/p>
時尚老頭:“不務正業(yè)”,愛好廣泛
舞臺上,他是風華絕代的京劇大師,生活中,他是愛好廣泛的時尚老頭?;蛟S是源自父親梅蘭芳的開放式教育,梅葆玖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興趣也相當廣泛,愛喝紅酒、愛吃西餐,還喜歡古典音樂、歌劇、芭蕾、電影,甚至對流行音樂也感興趣,包括邁克爾杰克遜、鄧麗君甚至張學友等人的唱片他都有收藏。
生活中的老爺子還是“不務正業(yè)”的汽車、音響發(fā)燒友。在一次采訪中,梅葆玖曾打趣地說:“我是不務正業(yè)。什么都喜歡,除了汽車、音響,什么無線電、遙控飛機模型都做得很好,還喜歡運動,自行車、摩托車、汽車我都喜歡,我的生活很充實。”早年,父母健在時,擔心他“捅婁子”,禁止他考駕照。當兩位老人離世后,年近50歲的梅葆玖去把駕照考了下來,“是大貨車的駕照,可駕駛卡車?!?/p>
“師傅自己平時住著90平米的房子,養(yǎng)著六七只貓,每個月要為流浪貓花4000元,他就是這么有愛心?!泵废壬牡茏咏嗌赫f,“他一點兒不物質(zhì),一日三餐都很樸素。他特別真實,因此他塑造的人物也樸實無華。平時,我?guī)煾妇褪且粋€樂觀的老頭,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就是一個北京城逛街的老頭。’”
近幾年,梅葆玖雖然逐漸淡出了一線舞臺,但他特別喜愛跟年輕人打交道,長期堅持到各地辦教學、開講座?!懊废壬活櫳眢w疲勞,到全國各地進行京劇教學活動,雖然很累,但他樂此不疲?!敝袊﹦≡簢乙患壯輪T袁慧琴動情地說,很多學生勸他不要再四處奔波了,但他為了能繼續(xù)傳承并弘揚梅派藝術(shù),一直在堅持,“他曾對我說,‘像我這樣天天給學生上課,天南海北地演出,日子就過得有意思?!?/p>
結(jié)語
故人說,梅葆玖老爺子是帶著遺憾走的,在生命彌留之際,家人在他耳邊播放了新排劇目《大唐貴妃》的主題曲《梨花頌》,“老爺子的眉毛還動了一下”。“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為一人去……”在一曲婉轉(zhuǎn)的《梨花頌》當中,在芳菲將盡的人間四月天里,我們惋惜一代大師的離去,并寄以無限的哀思。